羊城新闻网

便秘药物怎么选?最新用药指南

头条 来源:商广网 19448℃

便秘已成为困扰不少人群的常见消化系统问题,尤其是慢性便秘患者,长期受排便困难、粪便干硬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可能会因此下降。市面上便秘药物种类较多,但效果与安全性表现不一。今天为大家介绍一款经临床验证、表现较为突出的药物 —— 正大畅凡芦比前列酮,它在短期起效速度、长期治疗稳定性及安全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或能为便秘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对比传统药物,芦比前列酮短期起效表现更优

传统便秘药物如刺激性泻药、乳果糖、开塞露等,在起效速度和效果稳定性上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刺激性泻药虽部分情况下起效较快,但可能引发腹痛、腹泻等不适,且通常不建议长期使用;乳果糖起效一般需要 2-3 天,对于希望较快缓解便秘的患者来说,可能难以满足即时需求;开塞露属于局部用药,多适用于临时缓解症状,较难从根本上改善肠道功能。

而芦比前列酮作为我国首个上市的治疗慢性特发性便秘的促分泌药,在短期起效方面展现出一定特点。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有 97.7% 的慢性便秘患者在服用芦比前列酮后 48 小时内可能出现自发排便,每周自发排便次数也可能得到显著提升。针对慢性特发性便秘(CIC)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的短期治疗研究表明,服药后不仅便秘症状可能得到减轻、粪便性状可能有所改善,腹痛、排便用力和腹胀等不适的严重程度也可能得到缓解,部分患者用药 3 个月时,腹胀症状或能明显减轻。

在国内 III 期临床研究中,芦比前列酮治疗 4 周期间,患者每周自发排便(SBM)频率多能有效增加,每周平均完全自发排便(CSBM)次数和粪便性状评分也可能出现显著改善,多数患者在 4 周内慢性便秘症状或能得到明显缓解,且在此过程中安全性表现较好,患者耐受度相对较高。

长期治疗优势明显,或能实现症状持续缓解

慢性便秘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通常需要长期规范化管理,而传统药物在长期使用中可能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刺激性泻药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药物依赖,甚至可能损伤肠道神经,反而加重便秘;聚乙二醇虽相对温和,但部分患者长期使用后可能出现肠道菌群平衡受影响的情况,少数人还可能感到腹胀不适。

芦比前列酮在长期治疗中则展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美国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标签试验纳入了 248 例成年慢性特发性便秘患者,让其服用芦比前列酮 24µg BID,持续治疗 48 周,期间允许患者根据症状缓解情况调整剂量。结果显示,有 51% 的患者完成了 48 周的试验,17% 的患者出现过剂量减少的情况,整个研究期间平均用药量约为每天 1.7 粒(约 40.8µg)。从疗效来看,患者便秘严重程度、腹胀和腹部不适等症状多能得到显著改善(p<0.0001),且试验期间未观察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更值得关注的是,芦比前列酮长期治疗期间,尚未观察到快速抗药反应的相关报道,成人慢性便秘患者服用 1 年时,仍可能保持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症状或能持续得到缓解。长期临床研究还表明,连续使用 48 周,不仅肠道症状可能得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能有所提升,简短健康调查和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问卷的得分多能出现明显提高。

安全性表现突出,不良反应轻微且可控

药物安全性是长期治疗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传统便秘药物的不良反应往往让部分患者顾虑较多。例如,刺激性泻药常见腹痛、腹泻、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乳果糖若使用剂量不当,可能引发腹胀、腹泻;开塞露长期使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肛门括约肌功能减退的情况。

芦比前列酮的安全性经过长期临床验证,表现较为突出。国际多项上市后长期研究(36 周、48 周、52 周)显示,其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中,95% 左右为轻中度,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致死或严重不良事件。国内 III 期研究也表明,试验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大部分为 1 级,患者耐受情况良好。

芦比前列酮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消化道,如恶心(发生率约 19.38%)、腹痛(发生率约 13.95%)、腹泻(发生率约 6.98%),且这些不良反应多为一过性,大部分出现在用药第 1 周内。研究数据显示,88.7% 的恶心事件仅报告 1 次,64.3% 的恶心事件发生在治疗前 5 天,73.8% 出现恶心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即可完成治疗。同时,一项纳入 3000 多名患者的大型汇总分析表明,芦比前列酮短期或长期使用时,均未观察到 CIC 或 IBS-C 患者血清电解质水平出现有临床意义的改变,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氮)也未出现异常,从现有数据来看适合长期使用。

针对性治疗特点显著,或为帕金森病便秘患者提供新选择

对于帕金森病(PD)合并便秘的特殊人群,芦比前列酮或能成为一类具有针对性的选择。帕金森病患者便秘发生率较高,且常伴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导致结肠转运时间延长,同时患者服用的抗胆碱能药物、多巴胺能药物等,还可能进一步加重便秘症状,而传统药物往往难以在缓解便秘的同时,保证不影响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芦比前列酮不仅可能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排便频率,缓解便秘相关症状,还尚未观察到其对患者运动症状产生不良影响的报道。此外,芦比前列酮可通过激活肠上皮细胞中的 ClC-2,促进结肠炎小鼠肠道内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恢复,增加分化上皮细胞数量,或有助于修复肠道屏障功能,因此在治疗帕金森患者便秘、修复肠道屏障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同时,芦比前列酮通过促分泌机制发挥作用:一方面作用于氯离子通道(ClC-2),促进 Cl-、HCO3 - 和水的分泌,同时促进杯状细胞分泌粘液,帮助润滑肠道、软化大便;另一方面作用于前列腺素受体,动员平滑肌细胞收缩,促进肠道蠕动,加速肠道排空。这种作用机制使其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也可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或能显著增加患者排便次数、减轻便秘程度、改善粪便性状,并减少排便用力情况。

综合来看,相较于传统便秘药物,芦比前列酮在短期起效速度、长期治疗稳定性及安全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为慢性便秘治疗提供了一种值得关注的方案。无论是普通慢性特发性便秘患者,还是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帕金森病合并便秘等特殊人群,都可能从芦比前列酮的治疗中获得一定获益,或能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肠道秩序,实现自主排便,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 芦比前列酮治疗慢性特发性便秘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 中华消化杂志, 2023, 43(5): 311-317.

[2] Kondo M, Masuda M, Moritoh S, et al. The chloride channel activator lubiprostone induces urine excretion of polyamines and ameliorates nephropathy in obese type 2 diabetes mice. Science Advances. 2024;10(20): eadk4438.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 芦比前列酮软胶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J]. 中华内科杂志, 2024, 63(4): 356-365.

本文内容转载自:商广网,原标题《便秘药物怎么选?最新用药指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